第485章 安排后事(1 / 3)

第485章 安排后事

病来如山倒,收到消息的当天晚上袁绍就倒下了。

他在榻上痛苦地挣扎着,一时心乱如麻,不知道再召唤何人来自己面前。

沮授死了,许攸叛了,其他人刚刚率军退到了邯郸,还得有十几日才能陆续回到邺城。

袁绍可以叫人用快马将审配召回来,可袁绍不甘心也不放心,之前审配与许攸相争导致耽误大事,现在这些事情,袁绍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了。

他强撑着起来,召来了主簿耿苞,命令他赶紧去前线把袁谭召回邺城,要快!绝不能有丝毫的耽搁!

耿苞的心怦怦直跳,颤声道:

“太尉,大公子现在已经渡过黄河与刘备决战,要是把……把大公子召回来,与战不利啊!”

“啊?”袁绍一愣,心中生出一丝难言的兴奋,赶紧道:“渡河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现在袁谭麾下的监军魏延、都督朱然都是从外面借来的,他们为啥配合袁谭这么搞?

当然不是因为刘备、徐庶都闲得难受,而是他们未来对河北有个非常明确的规划。

呼……

说到这,袁绍心中更是愤怒。

魏延站在袁谭身后,尽管不是第一次见到这荒谬的一幕,可每次看他还是感觉难以理解,也只能尊重理解祝福,咧着嘴笑呵呵地道:

把我的手令告诉孟德,如果之后真有什么三长两短,让孟德来主持大局。”

“我没问你这个!”刘夫人咬紧后槽牙,轻轻扯住耿苞的领口,慢慢上抬,“太尉一定跟你说了嗣子之事,告诉我,太尉选了谁啊?”

这种送命的问题耿苞怎敢回答,他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笑了笑,随即慢慢向后蠕动,赶紧离开了袁绍的卧室。

袁绍捏紧拳头,在榻上狠狠一拳,打的拳头生疼,脸上满是痛苦之色。

幸灾乐祸?

反正别的不说,袁谭现在是挺庆幸的。

“哎,我岂能如这些人一样?我父为大汉宁死不屈,我乃大汉纯臣之后,袁绍窃据冀州,不配代表我袁家,袁术冢中枯骨,早就是贼寇叛逆,真是辱没我袁家之名。

“你说,若是我之前听公与的,不让诸子各领一州,而是早立谭儿为嗣,这一切会不会不太一样?”

袁绍恨得牙根痒痒,却又无可奈何,对袁谭的亏欠又多了几分。

之后天下平定,给他一个冀州刺史,然后让袁嗣入朝当三公或者尚书令,袁家一人在朝,一人在外,之后他的儿孙一直做刺史,太守的人选都要跟他们家商量,这样袁谭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讨平天下,再进一步代汉为帝?

呵呵,这个袁绍袁术都想过,袁谭曾经也有过那么一点点的设想,但是……

日后,还有他建功立业的时候!”

好儿子,好儿子啊!

说完,耿苞赶紧垂下头,等待刘夫人暴走。

袁绍冷冷一笑,寒声道:

“我要是活着,没人敢说什么。

袁谭冲着面前的牌位虔诚地拜了拜,将几炷香仔细地插在香炉中,这才缓缓舒了口气。

可刘夫人现在有恃无恐——这些日子,河北豪族纷纷让家眷带着礼物以慰问袁尚为名来与刘夫人见面,刘夫人以袁绍夫人的身份落落大方地与这些豪族家眷相处,现在大败的消息传来,还需要刘夫人再去安抚他们。

他眼睛一亮,沉声道:

“取笔墨来。”

就怕之后有人不听我的……若是如此,我宁愿把冀州送给孟德,也绝不让他们得逞。

虽然早就对沮授的失败有所预料,可听说沮授居然在与吕布的激战中战死,他还是感觉眼前一黑,差点直接晕了过去。

“袁将军此番大获全胜,而并州诸军惨败,之后谁来做冀州之主一目了然。

所以,还不如想办法推举袁谭作为冀州之主。

袁谭这一战完全是他之前去许县的时候跟刘备商量好的,甚至一进一退具体怎么打、怎么打的热闹都是经过了诸葛亮和鲁肃的详细谋划。

魏延跟着傻笑,心道袁谭这厮胡言乱语,可见风使舵倒是真好。

一切都变了,一切都变了,我这以后又该何去何从啊。

“哎,还得靠我啊。汉室的大业,终究是全系于我袁谭一人身上。”袁谭伸了个懒腰,满脸嘚瑟之色。

朱然犹豫一番,低声道:

“刚才邺城那边有紧急消息传来,听说袁本初的身子越发不好。”

如果不是并州之战打成了这样,袁谭如今取得大胜,可以钻进兖州腹地大战,吕布和徐庶岂能如此猖狂。

刘景升那边,我也要再写一封信,让他抓紧与孙策讲和,这盟主我不做了,匡扶汉室,靠我是不行了,我等要一起进攻,才能……才能讨平汉贼,救出天子!”

耿苞飞快地点了点头,确认袁绍没有再想说的,这才缓缓关闭房门,提心吊胆地走了出去。

“给谭儿写信,让他不要分兵!”袁绍疲惫地说着,“现在并州大败,刘备得到消息之后,怕是要全力进攻,只怕青州也要遭遇贼人猛击,让谭儿小心准备。

“若是我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