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第 276 章(1 / 6)

第276章

就开业了这一会, 排队的人几乎都没停下来过。

沈美云笑了笑,“没钱才是大多数。”

所以后世拼夕夕才能杀出重围,因为抓住了基层力量。

鲁师傅叹口气, “真是老了。”他从一开始的观念便是抓住有钱人, 所以他才重新开了鲁家班,赚钱了吗?

也赚钱了的。

但是, 他们一个月赚的钱,还没有今天一天赚的多。

光那快餐模式, 前后排队几个小时, 少说有几百人, 就算是人均单价在两块来算。

光快餐这一项,就有四位数了。

这还没算楼上的包间和大堂, 他们虽然人少, 但是架不住单价贵, 一桌子下来基本上在三十到五十不等。

这算下来,也不是一笔少数目。

在看他之前做上门做席面,一次虽然挣的不少, 但是并不是每天都能挣到钱,抛开节假日, 平日大多数都是在家练刀工。

沈美云, “今天是例外,咱们今天开业不出意外的话, 会是这段时间营业额最高的一天,到了后面便慢慢恢复正常了。”

在开店方面,她显然比鲁师傅老道许多。

鲁师傅嗯了一声,听到又有客人上一楼,他便主动去厨房, “我去做菜,把饭菜做好吃点,把这批人弄成回头客。”

沈美云巴不得。

早上九点开业,一直开门到晚上十点,陆陆续续没什么人了以后,沈美云便招呼大家开始收拾店铺了。

她则是在前头盘账,等全部都算清楚后,点了下今天一天的营业额,在四千六。

对于沈美云来说,算不上惊艳,但是对于鲁师傅来说,他却是欣喜的,“我们就算是过年最忙的一个月,也挣不到五千块。”

基本上也才在两千五左右,这是最高的收入。

沈美云很淡定,“这四千六里面,其中快餐占了三千左右,一楼的包间占了一千多。”

“所以,鲁师傅咱们快餐才是翻台率高的大头。”

“不过。”她话锋一转,“明天营业额一天能维持到三千,已经是极为不错的了。”

沈美云猜的是真准,第一天在三千三,第三天在三千,第四天在两千八,接下来一周都维持在三千出头。

基本上每天的营业额都固定了,不过逢周末和节假日收益能够多个五百到一千左右。

眼看着鲁家菜饭店步入正轨,沈美云也跟着松口气,不过,还在发愁她不可能一直在店铺盯着,肯定还是要培养一个信任得过的店长。

只是这个人选,她手头着实没有。

乔丽华和陈银花她们都在西单市场的服装档口,根本腾不开手,不过,正当沈美云发愁的时候。

外面传来消息,知青可以返城了,不是靠高考考出来的返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这消息如同一滴水溅到了油锅里面,瞬间在所有知青的心里沸腾起来。

不过,很快大家就跟着冷静了下来,因为第一个消息又传了出去,结婚带着孩子的人,是无法返城的。

一个人去,一个人回,城市没有多余的户口,分给其他人。

这一则消息的放出,在那些留在当地结婚生子的知青心头留下了重重的阴霾。

走。

可是丈夫孩子怎么办?

留?

可是不甘心就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啊。

无数个知青在挣扎,在彷徨该如何做出选择。

这个时候,沈美云接到了曹志芳的电话,她很干脆,“美云,我要回城了,你能收留我一段时吗吗?”

她算是少数比较清醒,也比较狠心的人下乡九年,没结婚,没生子,孤家寡人一个,连带着回城的手续都办的格外顺利。

沈美云当然是高兴的,她现在身边是缺人手的,不过她更惊讶,“我听志英说,你在漠河的生意做的有模有样,你舍得放弃那边的市场??”

曹志芳性格泼辣,嘴巴厉害,是天生做生意的这门料子,她比洪桃生意做的顺利许多。

曹志芳听着沈美云的询问,她沉默了下,“美云,回城是我的执念。”

她为了这一口执念,坚持了十年。

如今可以回城了,别说放弃了这边市场了,就是前进大队有金山银山,她都不会在留下来了。

沈美云叹口气,“那回来,我在北京等你。”

曹志芳热泪滚滚,“好。”

这一句话她等了十年。

*

知青返乡潮,一下子在全国蔓延开来。漠河市也不例外,曹志芳在办完手续后,和胡青梅两人算是头一批可以回到北京的人。

只是洪桃却走不了,她带着两个孩子,孩子根本无法在回城名单上写上去,她想要回城,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抛弃两个孩子。

自己一个人回去。

这对于洪桃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孩子是她的命。

离别的时候,洪桃提着大袋小袋的行李,送着曹志芳和胡青梅上火车,“你们路上注意安全。”

她是平静的。

但是和她睡在一个炕上的